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会  师资队伍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学工园地  诚聘英才  招生就业  校友风采  学科竞赛 
    首页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研究进展 
     学生风采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进展>正文
    我院团队在探索高能伽马射线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4-12-13 18:26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物理与天文学院项云钏及其团队在探索高能伽马射线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我院团队基于Fermipy的先进数值算法和银河系弥散背景模型,开发了一套全天区自动识别新伽马射线源的代码,成功构建我国首个全天区Fermi-LAT伽马射线星表——4FGL-Xiang,并以项云钏名字中的“xiang”字命名。这一成果改变了传统人工识别伽马射线源的低效性和主观性,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大数据分析的研究空白。

    探索更多高能伽马射线源对解决宇宙线起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Fermi-LAT作为当前主流的伽马射线探测设备,过去曾在官网上公布一种基于似然分析且依赖人眼识别新源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高度依赖研究者经验,主观性强,易导致误判或漏判;处理效率低,难以应对Fermi-LAT长期积累的大量观测数据;在复杂背景区域或低信噪比情况下,人眼识别易受背景噪声干扰,严重影响新源的准确定位。这些局限性使得该方法难以满足现代高能天文研究对精确性和效率的需求。

    项云钏等人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成功识别出1379个显著性超过4σ的新源,其中有497个源的显著性水平超过5σ。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新源包括21个10GeV以上的扩展源、23个500MeV以上具有光谱曲率变化的源,以及44个1GeV以上的变源。

    该研究成果将显著提升新源识别的效率,为深入研究伽马射线源的物理性质奠定坚实基础。该算法基于似然分析方法,巧妙结合银河背景模型,将全天区划分为72个区域,通过多线程并行计算,不仅能够自动定位全天区内每个新源的位置,还能对其光谱和光变特性进行自动化分析,大幅优化数据处理流程。这一创新性成果为我国大科学装置LHAASO在相邻波段的联合分析提供宝贵的候选体参考,同时也为即将发布的费米第五期源表提供重要支撑。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 地址:中国·四川省南充市师大路1号 | 邮编:637002 | 电话:0817-2568348